2025年8月26日至27日,遂宁二中高三年级各学科教师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赴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参加以“精研优教·启智未来”为主题的高三教学研讨会。此次会议旨在深入探讨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策略与管理方法,进一步提升高三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全面发展与成功升学保驾护航。
在分学科研讨环节,我校教师与各学校教育同仁及学科专家共同聚焦高考命题趋势与课堂教学优化,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对话。
语文组廖福良老师表示第一次有这样的机会深入参与川师大附中高三备考研讨会,川师附中语文组老师们深入研究课标、高考真题的精神与一届一届传承的备考理念,让我受益良多,如每天坚持2000字至3000字的阅读,让每个学生梳理初高中教材中的3个实词,部分老师高三依然坚持课前分享,老师们不厌其烦地批阅学生的实词小练习,让学生命题……其中潜藏着他们百分之六十同学能上985的密码。“文以载道,亦需载分”。通过交流,更加明确了在文本解读与作文教学中需进一步强化思维层次训练和现实关怀,让语文真正成为涵养人格、助力升学的重要力量。
数学组围绕“立足教学实际 展现数学本质”展开讨论,一致认为要在夯实基础的同时,突出学生建模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数学课堂既严谨又生动,真正启智育思。
王清敏老师:师大附中的学习,为我在高三一轮复习初始提供了方向指引。他们扎实的数学功底,吴老师的精彩讲座,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抓落实,抓基础等等。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提醒我们老师在高三这个特殊时期要有温度,有深度。师大附中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着我们。
英语组聚焦核心素养与应试能力的融合,强调在情境中深化语言运用,突出读写结合的综合训练,为学生打开国际视野与沟通之门。
吴佳霖老师:在四川师大附中的学习,让我收获颇丰。其高三英语教学与复习规划科学系统,从夯实基础到冲刺一诊、专题提升,阶段清晰。教学策略也很实用,按话题模块复习,能有效整合知识;写作教学穿插进行且重视讲评,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帮助大。同时,关注学生主体,关怀不同层次学生,还通过研究高考和教材、课标,让教学更具针对性。这些都为我后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也让我对优化自身教学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物理组谭有利老师:首日进行的是分学科研讨,物理组全体新高三教师与上届高三教师共同参与,并特邀省教科院专家莅临指导。会议首先由本届高三教师分享对高考题的研究心得以及后续复习的初步规划,随后上届高三教师提出建议与补充。经过备课组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最终初步制定了新高三物理复习的方案。第二天,各备课组依次汇报研讨成果,互相分享并借鉴不同学科的复习策略与方法。
此次研修收获颇丰,这种集中研讨的形式非常高效,尤其令人钦佩的是物理备课组长艾老师。他不仅拥有多年积累的提分方法,还对提升高三物理成绩充满信心,其专业能力与领导力令人赞叹。遂宁二中物理组的所有老师定将努力向艾老师看齐,不断精进教学实践。
化学组陈梅老师:本次培训深刻启发了我的教学认知。马老师从评价视角剖析新高考“价值引领、能力导向”的底层逻辑,指出命题已从知识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重在考查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从学生视角,则精准点出解题时的典型问题:难以将学科知识与复杂现实情境有效关联,缺乏迁移应用能力。这直指我们日常教学的薄弱环节,从教学视角,重点强调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课堂需从“知识传授”转向“思维培养”,注重设计实践性、探究性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构建可迁移的学科认知模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主讲人以高考真题为例,清晰展示了其与教材例题、习题的内在联系与改编逻辑,牢固树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要带领学生深耕教材,吃透核心概念与经典模型,并注重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与迁移应用,从而构建起清晰、坚固的知识网络,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应对新高考的挑战。
生物组张彦老师:此次赴川师大附中高三研讨会,令我深刻认识到高考命题已发生深刻转变:更加注重“真实情境”与“能力立意”,显著减少死记硬背内容,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
生物教学需积极识变、应变,从“教知识”转向“育能力”,在教学中渗透价值引领,聚焦热点问题,加强对学生理解迁移、实验探究与科学表述能力的培养。
未来将优化复习策略,精准备课,高效训练,助力学生应对新高考的挑战。
政治组教师深刻体会到“立德树人”与高考备考的有机统一。在教学中需进一步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在理解政策与理论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叶美琳老师:此次研讨,让我深切体会到政治教学远不止于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场关乎价值引领与思维塑造的修行。在与专家和同仁们的深度交流中,我更加明确了新高考背景下政治教学的使命与方向——既要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把握命题趋势,更要引导他们立足时代、关注社会,在理解与思辨中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和价值判断。
历史组强调“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不仅要帮助学生构建时空观念,更需培养其史料解读与历史阐释能力,使历史课堂充满思辨与人文温度。
任桦灵老师:这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素养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绝非简单知识灌输。其核心在于以唯物史观为指引,通过史料实证、时空定位等方法,引导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这要求我们将教学重心从“记诵史实”转向“发展思维”,重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辩证分析与历史理解能力,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唐淑君老师:此次赴川师附中学习交流高三复习策略,收获颇丰。该校注重“悟真题、抓基础、提能力”的复习路径,强调知识结构化与素养导向教学。尤其在引导学生从生活逻辑上升到地理逻辑、强化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做法值得借鉴。今后将更注重依标定学、以学定教,减少机械刷题,提升课堂的思维性与实用性,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在年级组工作经验交流环节,川师大附中的老师分享了高三阶段的教学统筹、进度安排与学风建设。大家一致认为,科学的规划、团队的默契、精细的过程管理是保障高三教学质量的关键。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与分层教学,统筹资源、关爱师生,营造张弛有度、积极向上的备考氛围。
饶志华老师表示此次研讨会为年级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思考维度与行动智慧。我们深刻认识到,高三年级管理不仅是一场教学统筹的攻坚战,更是一次关乎团队协作、过程精细与人文关怀的系统工程。
在新高考背景下,年级组需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神经中枢"与"调度中心":既要科学规划复习进度、强化教学质量监测,也要注重班级间、学科间的协同发展,打破壁垒、共享资源,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育人"的良好生态。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情感状态,营造支持性、信任感强的团队氛围;同时也要统筹学生发展指导,强化心理疏导和生涯规划,帮助他们在紧张备考中保持积极心态、明确前进方向。
教育是"做"的艺术,更是"心"的工程。我们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打造一个有温度、有效率、有担当的高三集体,与所有教师并肩同行,助力每一位学子圆梦未来。
班主任专场交流感人至深。多位优秀班主任分享了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心理疏导、家校共育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我校教师深刻认识到,高三班主任不仅是学业导师,更是情感陪伴者和人生指引者。要用耐心与智慧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激发其内在动力,帮助他们以自信、平稳的心态迎接挑战。
此次研讨会内容充实、前瞻性强,不仅为我校高三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也进一步坚定了大家精诚合作、潜心育人的信念。遂宁二中高三年级组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融汇新知、锐意创新,携手谱写2026高考辉煌新篇章!